來到基隆港西岸的小山城社區中,蜿蜿蜒蜒的走在彎彎曲曲的窄小山城小徑中,有如穿梭於迷宮中的探索樂趣。 這裡的房子,小小的、扁扁的、長長的,像極了我們天冷取暖,在山城的坡面上緊貼著彼此那樣擁簇。

 

老社區的房型外觀,磁磚、水泥、紅磚,看起來都與整齊劃一的公寓大樓那樣的截然不同,每一棟都看得出主人自己的用心。其中有一戶把貼在地板和牆面的那種白色磁磚,貼在門口遮雨平台的天花板上,抬頭一看,彷彿有種天地顛倒的錯覺。
 

也看見,有一棟老舊的紅磚屋子,兩層樓的,外觀看起來歷盡歲月,但一樣牢牢地錯落在小小的山城社區中。路過那間民房,看見裡面還住著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那棟紅磚房子很特別,外觀全是紅磚的裸露,並沒有在表面上再塗上一層水泥鋪層,可以想見是非常早期的居民自己徒手,那樣一磚一磚抹上水泥而慢慢堆疊而上的。而這樣的早期手搭屋,粗糙中仍見其精緻,二樓的陽台圍牆上,還利用了紅磚的造型切塊,做出了相當對稱均勻的花樣,算是這棟古老小樓上的一個美麗亮點。

 

圖片 (24).jpg


再放眼望去,周遭一棟白色房子的牆面上,再已無人居住的裂縫中,冒出了一株又一株的漂亮蕨類,基隆嘛,潮濕的氣候適合作為這種植物的出生地。

 

總體而言這麼走一遭,感覺好像來到了宮崎駿大師筆下所描繪的那些特殊房子場景,破舊的外觀與獨特的造型,還有靜靜散發出被時間醞釀過的純厚人味。

 

那棟紅磚的建築工法,被一位共同參與活動的大姐稱讚,說仔細看磚塊的水平線,還比她們家先前請來的工人技術還要好,因為那些工人把他們家的牆面堆疊成了水平線以外的波浪形狀。那倒也是,紅磚屋的主人們,早年要蓋自己的房子,肯定是要更用心的。像奶奶這樣,80多歲了,住了一輩子,紅磚屋還仍然牢牢聳立著,乘載著保護她免去風霜和雨露的使命。

 

來到活動的主要現場,幾個熱情活力的社區夥伴早已經開始動工,木工師傅在老屋的空地上用機具裁切著海洋廣場上淘汰了的木板,再由幾位年輕的學生夥伴,將木板再次的裁切成零件片大小,以組裝成一個六角形盆器。

螢幕快照 2017-05-16 上午11.50.36.png

 

來自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的女學生,面對著機具不停噴發在臉部四周的大量木屑,眨也不眨一下眼,原來是因為學校常常要做木工,已經習慣了,但我仍然覺得能夠連續蹲在地上將近一個小時,對著不停噴發木屑的機具,那樣認真而不怕辛勞的年輕女生身影還是很酷的。

 

下起雨了,我們撐著傘一起在社區的小陡坡上,沿路尋找隱身在水溝蓋下的山蘇。

咦?水溝蓋下!對,你沒聽錯,這裡的水溝蓋下確實長著許多翠綠而茂盛的山蘇,尤其沒有人為打擾,葉面還特別光滑漂亮呢。吃過炸山蘇吧? 但是眼前這些剛從水溝中挖取出來的山蘇,吸收的是水溝裡的水,所以我們一致搖頭,,否認了把這幾株山蘇拿來當成佳餚食用的可能。

 

另外,山蘇有分盆栽山蘇跟食用山蘇。在許多記載上有提到,具有強筋骨、去瘀血、活血解毒、消腫的功效,所以也被歸類為一種藥。

螢幕快照 2017-05-16 上午11.50.46.png

 

我們忙碌之餘,偶然發現幾隻巷弄的貓,像是來看熱鬧,若有似無地像我們這群人望了又望,似乎在這座安靜許久的山城中,忽然發出了熱鬧的噪音引起了牠們的好奇。

 

上山去尋採山蘇時,一位當過導遊的董大姐正巧從山腳下帶了一位,在路上詢問她基隆地標在哪裡的日本人,據大姐說他的名片上好像寫著沖繩大學的職稱,並且好像是位作家。

就這麼湊巧,我們正要經過基隆地標,就帶日本朋友一起上去了。

 

期間董姐詢問是否有人日文,可以和這位日本朋友談話一下,告訴他我們在做什麼。我高中時期學的日文早已因遺忘而破不堪用,所以就沒有主動出聲,但好在同行有一位早年在日本留學過的大姐終於鼓起了勇氣,用她自稱年久失修,但其實聽來非常流暢的日文來跟日本朋友侃侃介紹我們的活動,順便景點導覽做國民外交。

圖片 (3).jpg圖片 (1).jpg

 

跟這裡的工作人員聊天很有趣,有來自基隆市政府都發局的年輕美眉,還有政府委外來輔導各社造活動執行的單位職員,以及這次“基隆山海工作營”舉辦“上山採藥”的兩位主要活動執行者,老柯與書豪。一位是來自高雄的青年,一位是從新北市搬來基隆定居的。書豪參與過日本瀨戶內海藝術季的實習志工,而老柯特別跟我提到未來人口老化之後,如何利用社區的功用去應對的大議題。

 

兩位都是學習藝術設計相關背景,並長期關注社區與在地議題的。持續利用自己的特長,來延續“社區翻轉.地方共生”的理念。用他們外地人的客觀視角,幫助已經老化沈寂的在地,發現新的可能。

用熱情和行動來號召身邊親友與社區居民,透過生活美學的方式來復興在地,讓原本只充滿爺爺奶奶聲音的山城,屆時也能聽見更多年輕人充滿朝氣、與小孩活潑的笑聲。

 

來自各地,認識與不認識的大家,能夠一起在這個週末下午,利用這些免費的珍貴材料,親手打造出一盆盆美化家居和社區環境的盆景,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言談之中,我發現這些年輕人對社區以及對社會的廣大關心,已經透過他們付出的行動和努力,正在一點一點地改變這塊小小的土地了。

圖片.jpg

社區的營造好比一窪池塘,也許沒有大海的遼闊澎湃,但透過這些營造夥伴們努力地蛙鳴,總會讓這裡成為一個水草豐美的靜美之處。小小的,也很美好。

 

文章標籤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梓桑古厝的其中一個入口,就位於基隆廟口阿華炒麵的對面,有一個瘦瘦窄窄的石階樓梯而上。身為基隆人,從小到大不知來過基隆廟口多少次了,但第一次來到許梓桑古厝,仍然要使用google地圖來尋找,這讓我覺得份外有一種熟悉和陌生交雜的的興奮感,非常期待踏上石階後遇見的那些我所不知道的一切。
 

這條彎彎曲曲的樓梯小徑,兩旁都是民宅的出入口,我在一個曲角處,和一隻橘貓相遇,牠坐立在其中一條小路的開口處,彷彿是在歡迎我們這些外來的客人,迎接著我們。

 

許梓桑先生是日治時期的基隆街長(等於現在的市長),他很喜歡詩詞,且文學造詣很深,當時還創辦了一個詩社,創作多首。因為沒有經過良好的保存,目前只保留下這部描寫了當時基隆地區,絕美地理風景的“雞籠八景”詩作,裡面的景色已經有許多因時日變遷而不復見,所以這首詩作相當有歷史價值,也能喚醒基隆人那種世代在此生存的土地情感。而這八景也分別在基隆畫家王傑老師的帶領下,並融合了傳統的意象,如蝙蝠(代表福氣)等圖樣,和社區民眾一起合力繪製成了,古徑巷弄中美麗的磁磚彩繪作品。

 

雞籠八景:

 

20170423_155729.jpg

雞山驟雨 (今九份基隆山) ; 獅嶺匝雲 (今獅球嶺)

 

20170423_170846.jpg

魴頂瀑布 (今南榮公墓口,道路建造地勢已被填補) ;

鱟魚凝煙 (昔日基隆內港,已被當時日本人給炸沒)

 

20170423_171346.jpg

仙洞聽濤 (今仙洞巖) ; 社寮曉日 (今和平島)

 

20170423_171211.jpg

海門澄清 (今八尺門) ;杙峰聳翠 (今基隆嶼)

 

thumb_20170423_175337_1024.jpg

圖:古厝門庭前

 

二次大戰期間許梓桑與家族為了躲避美軍空襲,就搬離這裡,但是不久後就過世了,因為房屋產權複雜,老厝就變成了無人問津的荒廢老屋。期間也有當地的文史工作者去探勘並做成《許梓桑古厝報告書》。後來還是由基隆青年陣線蹲點,發起社區清潔活動,整理雜草叢生又髒亂的古厝,成為一個可以舉辦社區和文化活動的地方,希望能推廣古厝成為基隆的隱藏文化景點。基隆青年陣線的理事長豪哥說:「希望這裡成為基隆人招待朋友和客人的一個客廳,讓我們基隆不要只是有廟口,而是讓其他人也看到我們其實還有很多的文化特色。」,我相信這是讓很多基隆人產生共鳴的一句話,而我也被他深深想帶領基隆青年一起復興在地文化、活絡社區的堅定信念和行動力給感動。

 

 

20170423_160226.jpg

20170423_145841.jpg

圖:社區里民中心門前廣場,與手作乾燥花體驗作品。

 

今年舉辦了第三屆的文化祭活動為期兩天,分別規劃了:野藝(音樂、舞蹈、戲劇)、野遊(梓桑古厝導覽小旅行)、好野市集、山城小野餐、野來動手做、野鬧古徑闖關趣。看著活動時程表上豐富的行程,我頓時陷入選擇困難症,近年來發現許多的活動單位,都會用這樣的「同時不同點」的方式來規劃活動,由於喜歡的項目實在太多了,一天下來,對著活動時間表做了無數次的選擇,每次都覺得很像真實的人生:「當你選擇了一個選項,你就得暫時放棄另一個」,但是,我認為也是因為我們有付出放棄另一個選項的代價,所以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那個自己所選擇的,「選擇它,就好好體驗它吧!」,當下,我對我自己這麼說。

 



20170423_180641.jpg

店家邀請我自己進入櫃檯,親自倒入鮮奶並在上頭勾勒出圖樣,這間小攤是幾個咖啡師他們在正職工作外的小工作室,目前沒有實體店,但是持續用理念在經營著一杯又一杯“討好人生”著你我人生的咖啡,對於咖啡因敏感的我,喝下這杯據店家說不惜成本的精品豆,確實覺得身體舒暢沒有劣質咖啡豆所帶來的那種頭暈不適。

 

 

thumb_20170423_131736_1024.jpg thumb_20170423_131548_1024.jpg thumb_20170423_131952(1)_1024.jpg

 

圖:粉筆火把

 

其中有一個是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在顧的攤位,湊近一瞧,桌上放著一根又一根正燃燒著的粉筆,怎麼在燃燒呀?

原來爺爺是在做他們那個年代,小時候的童玩“粉筆火把”!

作法很簡單,就是先把粉筆的一端先用筆蓋鑽了個凹洞,並滴入了蠟燭的蠟液,然後再用打火機點上火,就變成了一個風再怎麼大,也不容易吹熄的粉筆火把了。

古早時代物資缺乏,人們真的發揮了很多想像力和創造力在自給自足上。從小到大,我只看過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又一個字的粉筆,卻沒看過燃燒著的粉筆,看哪,現場的風那麼大,但是爺爺做的粉筆火把卻比點著火的蠟燭還要禁得起大風吹,火更甚之呢。原來身邊有許多習以為常的物品都可以有各種有趣的使用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從這樣的發明和改造中得到發明家的小小樂趣。

 

 

 

 

 

20170423_141453.jpg 20170423_122433.jpg

 

圖:活動現場特別販售之基隆特景啤酒飲料

 

因為活動現場同一時段總是有太多不同吸引我好奇和興趣的事情在進行著,實在太繽紛有趣,而在這個被我稱之為“樂園”的地方,忽然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就是主辦攤位擺著一瓶寫著“瑪陵”字樣的玻璃瓶啤酒,哇塞,居然是我家鄉的酒耶,我實在是太興奮了。

趕緊上前向主辦單位詢問,“瑪陵”是一款樹莓口味的啤酒(住了20年瑪陵從不知當地產樹莓,實在孤陋寡聞呀),瓶蓋一開不知是氣太多還是怎樣,瘋狂的泡沫衝掉了頂端的一截啤酒,攤位的小姐對我大歎可惜,但我仍然覺得很開心,品嚐著屬於我家鄉的特製啤酒呀,嗯嗯,入口酸酸甜甜的樹莓滋味搭配啤酒的氣泡,真是好喝,連帶著的也連故鄉的美好記憶和眷戀一併喝下肚。

 

四款以基隆著名名稱的啤酒上,都分別用心搭配了當地的著名食材為其風味,整體設計除了請人特別手繪在地風景圖,也寫出了當地的特色文化。這是基隆一間在北寧路的酒廠自己生產的,目前網路上還沒有販售,廠商也是特別在文化季這天提供這樣應景的商品販售的,我好慶幸自己有來,可以在這裡體驗到,各行各業的人用各種不同方式來呈現在地與生活的連結,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體驗。

 

 

 

 

20170423_154049.jpg 20170423_154155.jpg

 

20170423_154227.jpg

圖:防空洞闖關活動

 

這次的文化還有個特色活動,就是結合了距離主舞台大約4分鐘路程的防空洞闖關,這是從小在基隆生長了將近30年的我的第一次,應該也是現場許多基隆人的第一次。從小到大校外教學那麼多次的炮台古蹟巡禮,卻都只能遠遠的在外面觀看,不得而入,但這次敞開的我們好奇多年的神秘大門,一得窺探!

這裡的防空洞位於廟口往許梓桑古厝的中間點,一共有3個防空洞口。門口擺設的攤子是由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學生們所駐守的,他們是一群守護著基隆這個防空洞古蹟文化的年輕人,近年來也是透過他們努力與各個管轄單位爭取並完善的維護和規劃,才讓我們基隆在地的數個防空洞,可以透過古蹟再活化的方式,來讓居民可以接近體驗並透過這個空間的展示和設展活動,讓人們更了解這個存在於基隆各處一共630多個的防空洞古蹟,畢竟它也乘載著早期台灣駐守邊防的重要戰略歷史,並同時是早期居民避難求生的一個重要建築。

 

裡面設置了幾個關於防空洞的知識問答題,一群人拿著半亮不黑的手電筒, 一起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洞中前進移動,確實是蠻有探險的樂趣。而以前只有從門外觀看防空洞的機會,第一次從黑暗他動中深處往門口望去,發覺眼前那樣唯一的半拱形光的輪廓,在黑暗包圍之中竟也有一種獨特的美。

 

 

 

20170423_161812.jpg thumb_20170423_165734_1024.jpg

圖:超偶出身的基隆在地歌手廖文強。在老樹根盤錯的建築牆面中欣賞音樂表演別有一番風味。

 

廖文強在台上和觀眾互動的時候,也說住基隆這麼久從來不知道這裡有一個這樣的地方

一首又一首悅耳動人的音樂,在這古徑山城中迴盪,是一種自然與心靈藝術審美的愉悅享受。

 

 

 

20170423_163316.jpg

圖:古厝慶餘堂門庭廣場,可眺望基隆市區

 

在古徑之端,山城之頂,看著走過百年歲月痕跡的磚牆古厝斑駁凋落,而那茂密的綠蔭在歷史更沈默的時候,成長的更加碩大同時依附著成長。那畫面,總覺得像宮崎駿裡面的老舊而雄偉的建築場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歷史魅力。就像品茗一壺好茶,茶湯本身看起來雖是清淡透明的,但一入口,茶的香氣、入喉的滋味,都是需要細細用感官品嚐的。就像這間老厝一樣,沒有太過於喧譁的包裝樣式,與太過現代的炫目包裝,但是仔細在現場觀察,不難感受到它背後那豐富的年華和滋味。

 

 

20170423_181627.jpg20170423_181927.jpg

圖:位於山城上的寧靜許梓桑古厝,一下山就是熱鬧的基隆廟口。

 

透過這樣一個又一個與“基隆”在地相關的小小的物件或人物,可以讓參與活動的人,感受到整個主題都更加圍繞扣緊“基隆”在地這個主題,呈現更多基隆的人文地景產內涵。

在自己的家鄉,也能有新鮮的小旅遊新體驗。感謝每一個用心耕耘並改造在地樣貌的社區營造夥伴,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活動!

 
文章標籤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社區博覽會,除了有近百個單位參與社造成果展示,每天都有社造小學堂免費DIY或講座可以自由的參加,假日更有精彩的戶外表演跟主題論壇,不僅是提供桃園社區間一個彼此交流的機會,此外也希望居民可以感受到更多社區的能量。展場規劃有靜態展覽的九大區域,還有戶外草地市集。喜歡手作的人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5點半都有豐富的體驗課程。另外,想要針對社造案例有更多學習的朋友們,更不要錯過了11/26與11/27最後兩天的主題論壇。透過幾位重要的社區改造計畫主持人,來和我們分享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再加上主持人桃園社造中心的謝佩娟老師引導結論,讓美味聽講者收穫滿滿!

社區活動,總是非常用很生活的方式貼近我們,參與其中,不僅可以體驗到彼此文化習俗甚是習慣的不同,也是拓展視野的一個交流方式。這次參加國際論壇,我也拿到了一本厚厚的論壇手冊,裡面的資料可以方便民眾進一步的對演講者或主題進行研究。在主展覽場中,主辦單位還貼心的提供精緻實用的文創小禮要送給現場排隊的民眾。

 

社區小學堂:包含了園藝、音樂、手工藝、染布、傳統工藝等等,有數十種之多的體驗課程。

 

 

(圖)平鎮區公所開發的-絹印布年曆。

 

(圖)平鎮區公所-絹印DIY小學堂。

 

(圖):展覽攤位上,每一個背後都代表一個生活經驗和文化的獨特物品。

 

(圖)『公揹婆』玩偶,表演搭配年輕活潑的現代客家音樂,一早就將活力感染了現場民眾。

 

此外,這次國際論壇,主辦單位邀請到日本和四川的大型活動計畫人來分享跨國的社造經驗:

 

 

一開始鄭市長在開場的演說中,提到今年的桃園地景藝術節,就是打造一個沒有圍牆的博物館,以及沒有圍牆的劇院,讓居民參與,更重要也最成功的是其中有很多社區的參與,另外也延伸說明了,明年地景藝術節將租用電動車,供年長者使用的進一步完善規劃。

 

身為基隆人的我,還記得2013年『黃色小鴨』在市長林右昌的爭取下,據說原本基隆為第一個展出的地點,但後來在其他縣市的大力爭取下,高雄和其他縣市輪流先展出,基隆變成了最後一站。我當時每天上班都會經過小鴨停留的港口,但並未看見小鴨帶來的明顯人潮,歸咎原因除了基隆冬季多雨外,也聽市民們說是因為其他縣市已經展出過,所大家不會想特別跑來基隆看,當時身為市民的我們,原先是對小鴨抱持著不知名的期待,但又對結果感到落寞的心情。

 

小川弘幸先生,是日本新潟『水與土藝術節』的總策展人,他分享的經驗中提到『一個地方的社區問題,可以透過長期的藝術活動來解決,而藝術、觀光與經濟,就像是一台三輪車,藝術是走在最前面的大輪,隨後跟著轉動的就是觀光和經濟的小輪子』的概念,另外還有一個結論就是,『如今,到處都有許多的藝術季在舉行,但是在大家都努力邀請藝術家進駐到自己的社區時,新潟因為他們自己已經透過『水與土藝術季』的民眾專案計畫,培育了許多可以自己執行『創作、企劃、策展』的人才,所以相較之下不必透過駐地藝術家,也能夠舉辦自己的在地藝術季。甚至透過居民深厚連結在地的創作,也能比駐外藝術家呈現更深的在地特色。

透過這個案例,也讓我們反思,對於台灣各縣市的觀光發展來說,也許更應該朝向的是,類似新潟這樣培育在地民眾增加創造力的計畫,來打造並串連各地的活動與特色。當每個縣市都有了自己的獨特之處可以展現之時,台灣這個島上的個縣市,就不會因為爭取一件藝術品的展覽機會,而產生排斥性的競爭了。擴大來看一點,也就是透過每個社區的特色營造,帶動每一個縣市的整體特色,而一旦打造了台灣成為擁有各自獨具風格城市的國家後,又將會吸引外國人士駐足各地,成為有在地文化的魅力國家。我想,如何提升自我並串連周邊的資源『共生共好』,是彼此更重要的努力方向。

 

而生活中的『空間』,往往會輔助我們進行更多的『活動與交流』,空間和建築密不可分,四川大學的高政軒老師分享的『瀘沽湖樹屋計畫』,就是把『樹屋建築』當整個農村再造循環的一個竅動點,成功導出深山居民的農食業與都市的觀光活動,也大幅改善了居民的經濟和生活條件。此外,整個建造樹屋計畫,也是讓建築系學生跳脫只能畫設計圖稿的理論學習情況,透過實際參與建造計畫,除了親自訪查地景與可用素材外,更親手丈量蓋房。透過這樣的計畫,打造了多贏的局面,而這個計畫,我想也是台灣這樣一個充滿農村待活化的地方,值得參考借鏡的。教建築的謝佩娟老師說,台灣現在建築系的學生也要面臨畢業就失業的困境,我想,農村再造正是一個可以讓他們發揮拳腳並且貢獻社會的地方。

 

而依循著『在地適性發展』概念的,還有台灣近年的知名文創品牌『甘樂』,創辦人林峻丞先生原先是因為回三峽繼承爺爺的肥皂事業,但意外地發現他成長的故鄉,已經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諸如學生吸毒販毒、竊盜、家庭問題等等,他在一個不斷透過改良的孩童課後陪伴系統與在地技藝人才培育的方式下,除了逐漸的避免了兒童青少年的犯罪問題,也讓三峽的下一代青年,透過計畫中發展出來的在地就業機會,能留在當地發展,許多外出唸書的學生,也會撥空回鄉承接陪伴弱勢兒童的輔導角色,造成一個社區內的人力循環,也成功的讓三峽有世代的活水延續。

 

而桃園文發科的黃蘭燕科長也在論壇中提到,相較於民眾的執行與自發進行社造的角色,文化局這邊是如何扮演一個『社區』或『個人』的輔助角色,以及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充滿了一種居民希望自己的故鄉和生活變得更好的感動。

 

最後謝佩娟老師,也帶領現場聽眾將以上的演講內容做歸納整理和新結論,幫助我們聽者消化吸收。走出這個國際論壇的會場後,我感覺自己內在多了更多對社造、甚至是如何讓自己與親友的生活可以變得不一樣的嚮往。

 

如同這次桃園社區博覽會的文宣說的:『「社造」並非一種展演,而是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及態度—於「天」與「地」之間,為了實現社會與自然的永續共生,從人的累積及時間的縱軸來看是1+1+1+1+1+1+1+1……到無限∞及永續的過程。』,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都能讓自己與別人同時變得更好。

 

非常希望大家都能來參加這場博覽會,不管是不是從事社造工作,我相信透過這場展覽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甚至是更深入式的參加主題論壇,可能也會幫助你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領域還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跟努力,達到更多的可能,那是一起共好,和人群們一起讓生活變美的選擇。

 

文章標籤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養院

 

爸爸,我下班疾步走過濕冷的巷弄去探望你,

我帶來了你記憶中的美味小吃 ;

你總在那一張剛好裝得下你身軀的床上,望子石般地等著我們的到來 ;

你用力地喊我一聲名,

然後在你被寂寞的床給包圍的身軀中,我看見你眼睛裡露出的向日葵笑容;

 

你渴望自由的身軀,不知何時被按下了慢速鍵,

你只能一個字 一個字地慢慢講,一口 一口地慢慢吃,用比樹懶還緩慢的速度移動手指。

最後,你會揮一揮你僵硬的手 ,再度用向日葵的笑容,目送我們離去。

 

這是你的一天,卻也是你僅有的每一天 ;

我明白你內心仍有一片春暖花開之地,你渴望成為一隻蝴蝶,自由享受草地上豐盛的美好,

然而疾病像水蝕,一點一滴帶走你原先青壯的生命,我們束手無策,

你那每日索需的夜市小吃,是僅存的,可以支撐你快樂的來源。

 

最後一次,我看到你,輕輕喚了爸爸,

但你已不再張開雙眼,也不再試著對我露出,那被寂寞給包圍住的向日葵笑容了。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撩撥回憶>>

即將迎接妳前往另一個地方的第一年,

我走在小巷,傳過大街,回憶不斷被周邊的場景給沈澱,但同時某些也被撩起,

記憶呀 記憶,反覆被撩起 又沈澱,

撩起 又沈澱,層層包疊着,我對妳的思念。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俯身接觸地面 尋找這世上最美麗的制高點

迎面而來的風 吹得我像隻小鳥般張開雙手飛翔。

 

發臭的人們在我身邊穿梭行走。

 

我嚮往在星星月亮底下  休息  那裡有涼爽舒適的風

可以好好放鬆  當我睜開眼   就能看見滿天星斗。

 

每一個,走自己路的人,都不簡單,所以才這樣努力着。

 

妳說的話,離我愈來愈遠了,我已經忘了!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在雜亂中的許多捨不得 

其實都來自於你的心

放下心中不需要的人事物

才是快樂的開始

消除生活中的雜亂 釐清內心的想法

取得內心的平靜

快樂喜悅自然來

消除雜亂- 


這個世界本來很單純 但混亂讓它變得複雜

舉物品為例 與其讓不喜歡的東西像山一樣圍繞在身邊 不如待在幾件自己喜歡的物品 簡單又請爽的房間裡 會讓人感到心平氣和又滿意.

擁有物品 正是讓人生變複雜的原因

比方說有了別墅後 的奴隸


愛因斯坦的太太曾勸他使用刮鬍專用的香皂 他說:香皂超過一種 會讓人生變得太複雜

消除混亂的意識

看出普遍的法則

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以及世界今後會如何發展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家裡人口不多,又住在偏僻的山區,所以從小就養成了,我喜歡幫娃娃配音跟自言自語的習慣(或興趣),後台男友發現了我這個嗜好(其實後來演變成每晚通電話時,心愛的娃娃都會出現,跟他說“晚安”跟“bye" "bye"(笑)),因此他認為我很適合當配音員!在上這個課之前,我有去上了繪本創作的師資班(見繪本創作樂_(待完成)),一直以來,都對繪本故事很有興趣,於是想說,把“繪本”跟“配音”合在一起的“說故事”課程,很值得我來上上看,心想也許能發揮才能。

這門課,總共有四堂,分四天上。但第一天我人在香港(見香港遊記_(待完成)),因此沒有參與到。

第二堂課,我因為前一天太晚睡,早上睡得晚了些,遲到了半小時才進教室。進到教室後,看到老師已經在唸一本繪本故事給同學聽了,尋找適合的座位時發現各個坐位都坐滿了同學,唯一有空的,卻是要經過老師面前的,我為了避免干擾到同學,就挑選了門口旁的一個空位坐下,隔了一陣子後,老師要我去坐她前面空的那區,沒想到突然間,有兩個同學面露驚喜地對我打招呼,我覺得相當眼熟,但卻一時認不出來是在哪裡見過,還以為是在繪本創作的某一堂中,曾經一起上課過的同學呢,但接著她問:「妳是XX的妹妹嗎?」,我驚訝地點點頭:「是呀!」,才突然想起,原來是在同一個教會的教友,覺得也太巧,太出乎意料,她隨後說:「那妳就跟我們一台車回基隆呀!」,我心想,真好,遇到認識的人,還有更方便的交通了呢。


<<兒童哲學課>>

緊接著,老師就要我們依現有坐位所區分的四組,把對於故事的問題,寫在海報上,四組分別上台報告,並領導同學們針對我們寫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提出的問題可以天馬行空,進行發散性的想法。另外,要注意班上會有意見領袖,當大家都對意見領袖所說的話都沒有異議時,引導者(老師)就要適時地請較安靜沈默的同學來發言,因為不說話的人,不代表心裡認同意見領袖的觀點,兒童哲學,必須讓參與在其中的孩子們,都能夠藉由這個群體交流的機會,看到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觀點。


1446910846496.jpg 

1446910896777.jpg 


<<戲劇接龍>>

說明:分為四組,每一組依照第一位同學做出的動作,自由地用肢體表演來進行動作的接龍! 過程中不能講話。

心得感想:這真的是個很有趣好玩的活動,雖然大家都沒有受過戲劇訓練,但是也都還勉強能演出個什麼動作,每一組的接龍動作都不同,在想像要如何做出動作,讓同學們懂,以及順利接龍的這個發想和實踐過程,真的令人覺得很有趣。

1446910542794.jpg 

我們這組三個人,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我),都在表演去上廁所的情景(笑),當我緊接著第三個做完一樣的上廁所完後離去的動作後,同學們突然哄堂大笑,我也不明白笑點在哪,但是,會跟著去做上廁所的動作,是因為還真的臨時想不出要表演什麼呢。


<<繪本即興劇>>

書名:陷阱娃娃

1446910651390.jpg 

 其他的,改天再跟大家分享下去...

 

 

文章標籤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母親因為得到大腸癌而過世,在她生前一個月,她因為腹水整個肚子脹得比懷孕還大,

每一天都承受腹部即將爆裂的疼痛,而雙腿也因為肝腎功能受損,水腫得活動是大象的雙腳;

而我的父親,罹患帕金森氏症邁向第五年,他就像名著“潛水鐘與蝴蝶”的作者一樣,都因為肢體.甚至語言表達的不自由,

使得自己的靈魂就被禁錮在身體裡;

 

這是一個啟示,告訴我,在你對生命束手無策前,要好好地放手做一場,

有一天你的生命也會發生變化,可能會殘廢,或是衰老,或是意外死亡....

“潛水鐘與蝴蝶”的作者慶幸自己在病發以前,自己去過了無數的國家旅行.享受生命~

因為這樣即使他的身體被禁錮,但還能閉上雙眼靠著想像力和回憶.來創造不同精彩的感受和體驗~

而我,我想要的就是能好好地大幹一場,自己想做的事。

 

我的母親在48歲的時候離世,尚未進階到當阿嬤的人生階段,或是與未來的小孫子見上一面,

所以,那些你寫在你未來人生規劃表裡的,你以為會就這麼順利下去的計劃,並非就都這麼地順利照你的想法進行下去的。

因此,更要把握現在,深刻地活出自己生命的色彩!

 

人生第25年頭的這個尾巴,我突然很曖昧不明地發現,好像,生活中的現實與你所追求的理想,其實可以在你的努力之下

變得沒那麼矛盾的。

 

就像“水”與“油”這兩項原本湊在一起,結果都只會分離的物質,卻在科學家的研究下,

發現了可以將它們融合的“乳化劑”; 而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也需要自己當個科學家,

用小時候自然教室裡都貼着的標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驗精神,努力為自己的人生找方法,

有的時候套用別人走過的路,反而卻讓自己陷入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無所適從的迴圈裡,

因為別人的經驗總是沒有自己為自己設想的路徑來得量身定做。

 

就像太鬆或太緊的褲子,雖然你還是穿著一條褲子,

但合不合身卻關乎到你行走坐臥時的舒適度,而衣著是隨時可更換的,人生卻是一輩子的,

所以,如何兼顧你的現實與理想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該當個科學家,為自己的人生努力找答案。

 

霍金博士

圖為知名的霍金博士,漸凍人,知名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
這台高科技的輪椅可以幫助他繼續進行他的科學研究,據說,這是在他發病前自己也參與發明所打造的.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他就是個結合”現實“條件與”理想“的獨特生命。

文章標籤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棋盤似緊鄰着彼此的住宅聚落裡

不管在那個樓層 彼此都挨著彼此  如此貼近的距離  

也因此 常傳來來自鄰人們 各種生活的情境和對話聲

從某家嬰兒的誕生起  我一路”聽“著她的聲音  到她長到了現在的五歲.

 

 

甚至還有鄰人的油煙  不時地從我房裡唯一一扇窗  飄進各種油煙味來

至今 我住在這裡  除了用這個鼻子來呼吸外  也用它來品評了 我周遭鄰人們曾烹煮過的各式家常菜色

 有時蘿蔔湯香  有時是滷肉的醬油香  光是聞那香味 我仿佛就看到眼前有個火爐正在  啵啵啵地滾着鍋中那擁有誘人滋味的食材

 

但有時窗戶會飄進濃烈的油煙味

濃郁而揮之不去的油煙 覆蓋住我這個唯一能用來呼吸的鼻子

它是來自鄰人的“二手油煙”

因為房距靠得太近  所以從陌生鄰人排出的油煙 卻通往了我用來休憩的臥房

我想起了  新聞播報過的家庭”煮“婦 因為長期吸收廚房油煙 而易得肺癌的例子

我擔心我這樣一次又一次地  接受鄰人濃厚的油煙撲鼻  會讓我的肺也蒙上一層油煙

雖然我從不負責煮菜

 

這個奇妙 又緊貼到房子與房子要背靠背 的社區

為我帶來了 用鼻子品評鄰人手藝的機會  卻也為我帶來了二手油煙的健康傷害.

簡言之  這裡的棟距 真的近的是 快要和鄰人靠背(北)了!

 

 

 

 

 

j886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